top of page
Search
Writer's picturemartin.tsou

Climb Like a Goat| Part 2


接續上篇Kai在設計前期的實地觀察,這篇將敘述Kai如何執行設計,從草圖演化、模型測試、最終呈現,直到實際與截肢攀登者合作並測試,以及到目前第三版本的過程。


透過KLIPPA前期一系列的調查研究,Kai發現 :

1. 在攀岩的五種常用步伐中,有四種需要運用腳趾的力量。

2. 尺寸較小的鞋彎曲成弧狀,擁有更強的抓地力。

3. 四種關節連接方式中,以牽引彈簧在各方面性能最佳。

4. 參考山羊偶蹄外硬內軟的特性。


將這四種特性結合起來就是Kai所構想的攀岩義肢,以下為其設計過程。


初期的草圖發展,以人性化為考量,從各個角度思考外觀功能及使用面,其次為仿生造型,如何使其看起來更像人腿。


最後將一系列所發想的概念草圖彙整,並選定某些有發展性的草圖,進行下一步Blue form原型製作,以此將概念具體化。


Blue Form的製作上,加上紋理的根部造型,模仿蹄狀底部及定義橡膠鞋套區域等功能部分。


之後設定外觀造型以及產品意象,以攀登裝備為靈感參考,定義材質、構造組合以及整體帶來的視覺感受。


經過細部草圖、3D建模、列印草模、CNC模型、組裝以及噴漆,概念最終呈現。


而後實際讓截肢攀登者試用,以蒐集使用回饋,分析產品優劣,藉以改善產品使用性。


Kai也在這次的試用回饋中得到一些有幫助的改善建議,例如彈性繩的強固疑慮、膝蓋包覆性以及高度調節功能等。


經過上述的建議改良後,以下為KLIPPA的最終概念。

但這一部分只是KLIPPA的第一版,仍存在許多不利於攀登者的侷限性,例如過於動物化。


之後Kai藉由與專業攀登者(Craig Demartino)的合作,更清楚了解人體的約束和侷限,改良出第二版及第三版,其產品成熟度及使用性也更加人性化。



在改良過程中,Kai著手研究攀岩時腳部的變化,使其更貼近人體構造。

當攀岩者在義肢上施壓時,腳踝會旋轉。
這時關節的連動裝置會把旋轉這個動作轉化成直線運動,壓縮彈簧。
一旦壓力釋放,樞紐關節就會反彈能量。
這種機制目的是代替人腳中的跟腱。

經過再次改良後,Kai馬上給Craig做實地攀登測試。


在攀登時發現了問題,旋轉凸輪在承受上攀壓力時斷開,造成Craig墜落。

因為如此,Kai想個幾個辦法,但因尺寸考量而作罷,例如替換一個更堅固的彈簧。


之後Kai修改結構上的曲率與半徑的組合,使其更耐用,更能承受攀岩者產生的動能,再次讓Craig做攀登測試。


而Craig給予的回饋則是在彈性及穩定效率是上一版的兩倍,意味著改良使其攀登效率提升。


但在攀登第六條路線時,基底連接處的樞紐軸卻折斷了。


Craig打趣地說道 : 我們做的是破壞性測試。

Kai則說 : 我想每次我們弄壞它,它的設計就更接近完美。


直到現在,Kai與Craig仍繼續合作,針對每一次實地測試的回饋進行改進和修正,這樣的反覆改良,也是Kai想讓每一位截肢攀登者有更棒的攀登體驗。


60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Comments


Post: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