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陽光灑進房間,終於可以睡到自然醒...週末了,你喜歡在週末做些什麼呢?
身為設計師、研究員,偶爾挑一場感興趣的展覽逛逛,也是生活中很不錯的靈感來源。
而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也就是過去幾個月以來參觀的展覽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三個。對我來說,深刻的不只是議題或設計本身,更是他們如何呈現、傳達、並溝通他們想說的事情。
前兩個小展,是來自2020 『Design Can Help , Design Is Helping』社會設計展。這個展的籌辦團隊是Design for taiwan,旨在培養台灣學生運用設計思考,以人本設計結合跨領域合作來解決社會問題。第三個,則是由台灣設計研究院與 Re-lab 資訊設計團隊承辦的《當代購物體驗製造機》,透過設計將複雜的消費數據與理論轉化爲簡單易懂的圖表和故事,配合「投票區」、「體驗區」、「案例區」輕鬆有趣的互動,來探索當代消費的樣貌。
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三個展覽在說些什麼、以及他們吸引我的地方吧!
1.《暗房裡的人:暗房故事展》
這個展講的是一個相對陌生、卻激起我好奇心的議題:受刑人與更生人。
之所以稱為暗房裡的人,是因為他們有個共同特徵:被迫隱身在社會的角落,努力成為一般人、回歸規律的生活。就像暗房中洗出的每張照片,都殷盼著被重新認識與理解的那一天。
兩三坪大的小小空間,由一句「『我』是誰?」拋出了第一個思考互動。展板上寫著犯罪原因、入獄、出獄後、生活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底下有好幾個不同的信封,讓觀眾在各階段中自由選擇一張紙卡、翻面閱讀,並拼湊成自己的一段暗房故事。
他們稱它為一個「故事選擇展」。
信封中的一張張紙卡,都是經過團隊實際與受刑人或更生人接觸後得到的內容來進行二次創作,而觀眾所做的每個選擇,多少也隱含對自身的投射,「一來一往,其實都是這場展覽中限定且獨特的創作過程」。這個設計所營造的互動性,很快就把觀眾們帶入了情境中的思考,也藉由了故事的參與,讓大家更理解受刑人與更生人的處境。
2. 與視障者同行,《EyeBus 視障者搭乘公車服務設計》
「身為明眼人,我們難以共感視障者的處境,每一趟再平凡不過的通勤之旅,都是他們熟悉卻充滿變數的搭車日常。」
EyeBus是與視障協會、公車業者、車機系統業者串連、為輔助視障者獨立搭乘公車而設計的解決方案。視障者可透過App送出預約,讓公車司機提早得知上車需求、並將車門停靠在鋪有定向磚的候車區,使視障者遠離攔錯車、上錯車之危險。目前這個方案已經在台北市南京幹線試辦,並交付台北市政府交通局擴大實施。
由於這是由台科設計唐玄輝教授及交大資工張永儒助理教授承接的科技部計畫,作為眾多推崇張永儒老師的修課門生之一(笑),從很早就對這個計畫的進行有所耳聞,這次終於能前來一探究竟!那麼,關於他們的展場設計中我喜歡的又是什麼呢?
踏入小小展區的第一步,就踩上了路上常能看見、為視障者設計的定位磚。
在這裡,從用戶畫像定位開始,展覽慢慢帶著我們了解團隊從隨行觀察和深度訪談中紀錄的視障者搭車情形,理解他們是怎麼在每趟冒險中行動、如何仰賴各種感官辨認環境(甚至用哪一邊的臉頰被太陽曬熱來判斷方位)、以及身處其中的許多的難處與感受。
我尤其喜歡的,是桌上的這區:視障者平時搭公車使用的道具。一旁的導覽者鼓勵我閉上眼睛、實際用白手杖來感受周遭空間以及地上定位磚的「觸感」,也向我說明視障者們平時是怎麼使用搭車牌;即便只是這麼「輕量化」的體驗,似乎也都讓我覺得離他們又再近了一點點。
整個展覽的邏輯線大致貼合著服務設計的典型流程:從用戶畫像定位與問題發現、利害關係人連結、設計概念迭代、到實際場域驗證,不算特別,但脈絡清晰且周延。
到最終設計demo的環節,導覽者也直接把我帶到裝置前,請我閉上眼睛、僅靠觸聽覺回饋去模擬特定任務的操作(好像在做易用性測試XD),親身體會在拿掉視覺的情況下操作一個app是什麼感覺;如果不是這場展覽,我也不會知道視障者在聽視覺與聽覺介面時,約是常人講話速度再加上50-60%!而這樣沈浸式的體驗也創造了鮮明的印象。
除了這些之外,從研究insight與設計呈現比例的調和、資訊量不小卻舒服的視覺呈現、以及可以讓有興趣了解更多的人自由使用的QRcode與高質感摺頁式專案刊物,都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很用心完整構思過每個接觸點的展覽。更不用說,這個專案無論在研究、設計、或利害關係的處理上都有一定的成熟度,是一個很不錯的服務設計案例,非常推薦大家再去他們的官方網站了解更多!
3.測測你的購物觀!《當代購物體驗製造機》
踏入展場、撥開條碼門簾,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投票區。
「消費可以是什麼?」策展團隊選擇不去定義,而是讓觀眾在展覽內共同探索。投票區提供了許多「當代消費」與「商品」觸動人心的當代語言,每句文案背後都代表了一個價值觀或消費者在意的事情,而每個觀眾都有三張金色點點貼紙可以投票給產生共鳴的文案。「每次消費都在為你理想中的世界灌溉」,這個設計不只有高度互動性,也最直接的表現了當代消費與設計商品的樣貌正是由所有人共同描繪的。
在買東西像呼吸一樣自然的時代,你有想過自己的「購物觀」是什麼嗎?接下來的體驗區特別有趣,他們把展場打造成一個購物中心, 邀請觀眾玩一場購物心理測驗!
「第二件六折」、「全台唯一正版授權」、「熱愛旅行的你,一定不能錯過」...是不是很熟悉?策展團隊將商業性文案化為商品,觀眾帶著購物籃「選購」打動自己的文案,並「結帳」來分析專屬自己的消費觀組成。
或許你特別相信權威專家掛保證的商品、或許你認同的是品牌營造的美好生活形象...經過這個測驗,觀眾們可以更了解自己在消費時所做的決定,明白消費體驗的背後一切有跡可循。
最後的案例區,則是專訪了 11 個品牌商與通路,如 Pinkoi、大人物等,探討他們如何應用消費數據進行商品上架與廣告投放。 2020 年觀察到什麼有趣的電商風潮?作為伴手禮最好入手價位是什麼?許多從數據發現的消費行為也被藏在展場的紙箱裡,讓觀眾透過「開箱」找出數據後的秘密。
「展覽是一種表達,將心中理念與社會大眾溝通、互動與對話。」綜觀來說,這三個展覽或許都有些共同點:高度的互動性與沈浸感、明確貫穿的主軸或理念、以及被完整構思的接觸點與體驗流程。而這些,都是讓我對它們印象深刻的地方。
回過頭來看,溝通是設計中不可少的一個環節,把想要溝通的想法清楚地傳達出去,也是研究員、設計師、甚至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能力。
一個研究要能良好的被傳達出去、進而產生影響力,遠不止是研究本身的問題(即便研究本身已是一門學問啊~)。除了研究報告與發表形式的設計外,我們常說專案或決策團隊裡的各利害關係人也都是我們的「使用者」,他們對於這個研究的接觸點又有哪些?是不是在各個環節建立了共識、讓他們感受到自己參與其中、也提供了想法和點子?對設計師而言,如何對外發表我們的設計、如何包裝與說故事,讓聽者理解、買單、甚至認同,又何嘗不是共通的道理?
偶爾也挑一兩場感興趣的展覽去晃晃吧!
不只為平日忙壞的腦子注入一點靈感,或許在設計溝通上,也能帶給你一些意想不到的啟發哦!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