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 zoey.lee
- Jun 6, 2019
- 6 min read
Updated: Jun 21, 2019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夢想很美好,但是現實太殘酷;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太骨感。這即是學校與職場之間的「距離」最佳闡述,設計懷抱夢想時,也要面對現實,考量的不僅只是造型,從不同層面思考,找出最佳解決方案是踏入職場必修的第一課。
因此我將會以MiVue M777專案分享,關於我在職場專案中學習到的3件重要的小事:


在企業創新,首先要清楚一件事:你不可能改變所有的事,雖然無奈,但參悟了這點,仇恨值與怨念就會直直落,好的,讓我們開始分享吧!
第一件事: 精準的設計目標,能助你專案一路開外掛
對我而言,產品設計不只是設計師一個人的事,是關於設計師為產品本身、使用者、企業、客戶……等多人服務的事,因此設計目標必須符合來自不同層面的需求,要為產品找到最佳解決方案,設計思路上即必須練就包山包海的技能,在此閱畢,心中OS絕對是「給我一瓶酒,再給我一支菸~」
不過,生命會自己找到出口,設計之路無需如此悲催,如題,精準的設計目標,能助你專案一路開外掛,搞清楚產品定位和需求及設計目標重要性優先順序絕對比趕上回家末班車來的重要N百倍,過來人的話真的要聽,真心不騙!!!!!!!!!

MiVue M777作為MIO品牌的Scooter cam,真的不要以為客戶等同於自家人就心裡樂歪歪,正因為自家品牌產品,你想做的、能做的、得做的根本排山倒樹的概念,掌握品牌的延續、User使用性、貼心設計之餘,也都不能忘記現實面的量產性及成本預算等等,畢竟不是慈善,商業性還是非常重要的!!
設計是在縝密的計畫中Free style,大家不妨也可以嘗試心智圖的方式來釐清專案架構,與設計思路,期許訂定出外掛般設計計畫!!!!!!!!
第二件事: 不要只是設計師,也要成為使用者
使用者體驗、以人為本,一直是產品設計重要的議題,千萬不要再拿大師菲利浦.史塔克的榨汁機作為自己設計走向藝術品的藉口,從根本上產品定位就不同,連本史塔克自己都表示:『沒關係,我的榨汁器不是用來榨檸檬的,它是用來打開話匣子的。』,所以設計的產品定位極為重要,而這就是另一個議題,我們這邊就先PASS。
言歸正傳,使用者的回饋與經驗,作為產品優化及提升是很關鍵的切入點!!!!
雖然我們擁有專業的UX 設計師(使用者經驗設計師),為什麼我們還要成為使用者呢?
每個人都有不同觀點,不會代表一個群體,但也都可能代表任何一個族群,所以聽從專業建議以外,沒有比親身經驗更來的深刻,成為使用者能讓設計者對於建議及各種資訊有不同切入點與判斷,我們不需要照單全收所有資訊與專業建議,而是過程中學會取捨與判斷。
『我們在過去的產品中找到潛在缺陷並進行迭代』
關於這件事,部落格也有篇相關文章,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Understanding the past for a better future ?
MiVue M777專案的設計前端,我們對於MIO過往同類型產品進行了反覆的Design thinking、User Experience Study,並透過路上實測模擬多種使用情境,幫助我們規劃後續的設計方向與計畫。
在User Experience Study的前置準備都是耗大的工程,使用測試必須在同一時段及環境下進行,降低各種變因造成結果改變的可能,所以在前置階段即要研擬測驗進行的計畫與方向。


設計過程中,一定要學會自我批判,為自己的想法找漏洞,找到提升及進步的切入點。自己不挑毛病的話就輪到顧客挑毛病了,所以當自己成為使用者並模擬各種使用情境,能夠觀察到更細微的需求,並發現不同以往的設計視角,落實更多的設計想法。
以作為一名機車通勤族的我而言,更能深刻感受到隨著安裝的位置不同,都會影響騎乘時的操作、使用的設計引導成效、產品與底座尺寸…….等,尤其機車行車記錄器的使用引導更為重要,不論是按鍵、指示燈號、標示等各種細節,在機車騎乘時,相較於駕駛可以容易地看到整機的車用行車記錄器,機車行車記錄器為了騎乘時操作的安全性與便利性考量,設計需要更精簡與直覺;隨著不同使用族群,行車紀錄器的安裝環境,機車也不像汽車屬於室內環境,產品良好的攜帶性、拆卸的操作並同時兼顧騎乘的穩固性,是在設計上需要花心思、不容忽視的,都是會影響使用者對產品的信任。

從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設計問題過於細節,往往對於使用者而言,未必是敏感的,甚至不會在過往產品使用回饋中表達的,所以設計者需要觀察的是有別於使用者的枝微末節,產品的設計提升能夠為使用者帶來的效益是顯而易見的,作為優化產品的設計策略絕對不能少了使用者經驗!!!!

設計前置,所有的研究及使用者經驗測試都是為了讓設計更為踏實,擬定更精準完善的設計目標與方向,在設計表達與考量上都能言之有物,這也是當設計師成為使用者的優勢,你絕對不會購買並相信一個明星代言,他卻沒親身使用過的產品相關推廣言論。

第三件事: 沒有最好的設計,只有最合適的設計
每一個設計在發展階段,從研究、調查、Sketch、草圖、3D、模型驗證、設計提案,乃至於到量產都是不斷在調整的過程,設計師不是追求完美,身為產品設計者必然謙虛的知道:「是要設計出最適當的產品,而非設計出最厲害的產品」。因為在現實上,這會與製程、生產成本息息相關,而生產成本又會與售價及市場規模。
設計師總嘗試在框架中突破,文末,我想帶大家快速看看我們是如何發展創造如今的MiVue M777!
我們在設計目標下,優化了過往的設計,從過去擁有WIFI功能的產品我們可以發現,為了避免天線被金屬殼覆蓋,局部採用過於突兀的塑膠包覆設計,整體性為了功能放棄了協調與美感,這是我們首當其衝認為可以再努力的部分,相信設計師們還是都渴望能為產品爭取到最佳化的設計。

依循著品牌識別及設計風格,進行設計蒐集、靈感發想及設計發展,再擴大設計思路進而收斂


通常設計的提案產出時,都是設計師從地獄走完一遭的狀況,我們總在設計、產品需求與量產中,最大限度去執行設計創新。

此時,大家一定黑人問號滿天飛,為什麼ID提案和最終JEBI是這麼的不同?急轉彎的設計變化,正如本篇下的標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這是設計到量產的必經過程。
首先,我們嘗試在各種需求下取得設計與量產之間的平衡,但往往成本總是反應在提案之後,走進開案及量產前端時,地獄之門將再次為你敞開,在符合更精簡、極小化產品、成本與量產性考量下,我們重新調整了設計,這也是我在文初不斷強調精準的設計目標重要性,外掛取之不易,再縝密的研發過程都面臨無數變化,我們能做的也唯有讓每一次的調整更靠近終點。
我們為MiVue M777又做了哪些事?
MIO產品識別:產品延續了品牌設計語言,簡約極小的外觀設計、鏡頭的聚焦與強化、具整體性的細節設計,例如:將功能區整合並與造型更融合、好的CMF運用、局部Pattern設計

極小化: 外觀調整至最小化,設計特徵走向精簡,攜帶性更佳
量產需求: 精簡化設計更符合成本目標,在WIFI天線的製程需求下,條狀塑膠件設計不僅
使用性:良好的獨立條狀功能件設計,不僅產品功能管理更為集中與直覺,突出的按鍵與指示燈座落的特徵,也是MOUNT使用定位參考與機車族群在騎乘時盲控的最佳使用引導
專業性:鏡頭透過設計強調其質感與專業性
驗證:透過3D列印去驗證產品尺寸及操作引導,更直覺式的檢討前端設計階段






以上,是我想藉由JEBI專案與大家分享的三件事,這不是一篇指南,僅供純分享,取共鳴,討拍拍,設計學習與進步就是在過程中不斷尋找每件事的解法。
「沒有最好的設計,只有最合適的設計;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致廣大被豐滿與骨感反覆衝擊的設計工作者們,一同共勉之!
MiVue M777 2019 / Team : Andrew Shiau (PM) Rick Huang (ID) Zoey Lee (ID)
Comments